課程的地位與作用 電工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技術基礎課程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,使學生獲得電工方面的基本理論、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,為學習后續課程以及以后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。本大綱適用于機制專業和數控專業,從99級開始實行。 課程的基本內容與基本要求 第一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定律 1.電路與電路模型 2▲電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正方向的選取
3.歐姆定律的內容及應用
4.電路有載工作狀態及開路、短路的分析
5.▲基爾霍夫定律的內容及應用
6.▲電位的計算
通過本章的教學,使學生理解電路及電路模型,掌握電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正方向的選取,歐姆定律的內容以及電位的計算,熟練應用基爾霍夫定律。
第2章 電路的分析方法
電阻串并聯的等效變換
▲電壓源與電流源及其等效變換
支路電流法
節點電壓法
▲疊加原理的內容及應用
▲戴維南定理與諾頓定理
含受控電源電路的分析
*非線性電阻電路的分析
通過本章的教學,使學生理解電壓源與電流源的概念及其等效變換, 掌握支路電流法與節點電壓法以及含受控電源電路的分析,熟練應用疊加原理,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。
第三章 正弦交流電路
正弦量及其三要素
▲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
▲電阻元件及其交流電路
▲電感元件及其交流電路
▲電容元件及其交流電路
▲RLC 串聯電路的分析
阻抗串并聯
*復雜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
交流電路的頻率特性
通過本章的教學,使學生理解正弦量的概念,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,阻抗串并聯的等效變換以及交流電路的頻率特性,熟練應用R. ,L ,C及其交流電路中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,以及RLC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關系。
第4章 三相電路
三相電壓
▲負載星形連接的三相對稱電路
▲負載三角形連接的三相對稱電路
不對稱三相電路
通過本章的教學,使學生理解三相電路的概念,掌握負載星型連接或三角形連接時三相對稱電路的特點。
第五章 非正弦周期電流的電路
非正弦周期量的分解
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
非正弦周期電流的線性電路的計算
通過本章的教學,使學生理解非正弦周期量及其有效值的概念,掌握將非正弦周期量分解成一系列不同頻率的正弦量之和的方法。
電路的暫態分析
換路定則
▲RC電路的響應
▲RL電路的響應
▲一階線性電路暫態分析的三要素法
微分電路和積分電路
過本章的教學,使學生通理解電路的暫態分析及其意義,掌握換路定則,RC電路及RL電路的三種響應的電壓與電流,熟練應用三要素法。
磁路與鐵心線圈電路
磁場的基本物理量
磁性材料
▲磁路及其基本定律
▲交流鐵心線圈電路
▲變壓器的原理及其應用
電磁鐵
通過本章的教學,使學生通理解磁場及其物理量,掌握磁路及其基本定律,交流鐵心線圈電路的特征以及變壓器的原理。
異步電動機
▲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轉動原理
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極數轉速
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構造
▲定子電路與轉子電路
▲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轉矩與機械特性
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、制動與調速
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選擇
*單相異步電動機
通過本章的教學,使學生通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轉動原理、構造,掌握其定子電路和轉子電路的特征,其轉矩與機械特性,以及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選擇。
*第九章 其它電動機
同步電動機
直流電動機
通過本章的教學,使學生通理解 同步電動機及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及機械特性。
*第十章 控制電機
伺服電動機
測速發電機
自整角機
步進電動機
通過本章的教學,使學生通理解伺服電動機、測速發電機、自整角機步進電動機的工作原理。
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
常用控制電器
▲鼠籠式電動機直接起動的控制電路
▲鼠籠式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
行和控制和時間控制
通過本章的教學,使學生通掌握常用的控制電器,鼠籠式電動機直接起動控制和正反轉控制電路,以及行程控制和時間控制。
三、實踐環節的安排與要求
習題課,課外習題
重點章、節應安排習題課
課外習題應根據各章內容的多少確定,以每章不少于2――4題為宜
實驗課
通過實驗使學生初步了解電工學的基本實驗方法,要求完成下列六個實驗,每個實驗為兩個學時。
認識實驗
驗證基爾霍夫定律和疊加原理
驗證戴維南定理
示波器和信號發生器的使用
日光燈電路改善功率因數實驗
三相電路及功率的測量
其中實驗(1)在第一章學完之后做,實驗(2)、(3)在第二章學完之后做,實驗(4)、(5)在第三章學完之后做,實驗(6)在第四章學完之后做。
四 課程學時的分配
學時分配 課程內容講課習題課實驗課合計一、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定律325二、電路的分析方法61411三、正弦交流電路61411四、三相電路426五、非正弦周期電流的電路六、電路的暫態分析44七、磁路與鐵心線圈電路44八、異步電動機44九、其它電動機十、控制電機十一、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33合計3421248
五、參考教材
1.《電工技術》 秦曾煌 主編
2.《電工電子技術》 伍愛蓮 主編
3.《電工技術》 李忠波 主編
六、說明
大綱中帶“▲”號的內容為重點或難點內容帶“*”號的內容為選學內容,也可以不學
七.本大綱由李然起草,劉宏偉老師、張鳳蕊老師、苗本健老師、殷華文老師、翟天嵩老師、李定珍老師、曹娟老師、李澄非老師、李然老師共同討論,最后由張鳳蕊老師、苗本健老師、翟天嵩老師于2000年元月審定。 |